到時見!
建築是藝術節2013
《拍案驚奇 驚奇二 無邊》
兩天後正式公演!
門票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www.urbtix.hk
《榮式實驗劇場三部曲 鏡中奏樂 自演自賞》
【明報2013年11月8日】
我要看我想看的;我要看我未看過的;我要看榮念曾之前沒有做過的。你抱着哪一個心態入場,或許決定你的觀看感。
榮念曾說,如果所有觀眾都看到同一樣東西,這是宣傳、教育而不是劇場。《拍案驚奇》三個系列從個人出發,觀照自己,然後學習,最後是實驗。由四面鏡子構成的舞台空間,台上的崑曲表演藝術家看不到觀眾,只看到鏡框內的自己。台下觀眾是實驗室外的旁觀者,還是實驗的一部分?
榮式劇場,從來都在審視劇場的意義。科技進步、文化改變,劇場還重要嗎?你要帶着怎樣的心情走進劇場?
《拍案驚奇》由《大夢》、《無邊》及《坐井》組成,同樣利用由四面鏡組成的一個舞台,整個系列其實是來自榮念曾(圓圖)1994 年的《審判卡夫卡之拍案驚奇》, 「同一個實驗空間,換了人物,科技也革新,創作也會有改變。今次以三個作品構成一個系列,《大夢》比較個人和內斂,視覺上是對新科技的探索,美學的表現;《無邊》是關於學習過程的一個實驗,由師父與徒弟一起創作,四個文化背景不同的老師帶領九個學生,創作的框架由南音《涼風有信、秋月無邊》開始;《坐井》是個實驗室,從大膽假設開始,嘗試了解自己,不需權威,九個學生一起反思,最後新科技的介入,大家一起在聲樂上做實驗,產生互動感。」榮念曾說下一個作品是上一個的評議,課室對個人心室的一個評議,實驗室是對課室的批評。「利用四面鏡的劇場設計,演員只看到自己,觀眾是旁觀者,演員認識自己固然重要,而觀眾又能否代入演員?」
藝術家自審觀眾作實驗
榮念曾的實驗室設計,都是關於藝術家如何審視自己,「從鏡內看到自己在框內,而框內有自己,自己的背脊、正面,無數的框,他要在這個環境下思考跟自己的關係,這是藝術家必須要有的經驗,不斷反省自己的創作經驗,去問自己為何要創作?」《無邊》由中、港、日、泰四地藝術家合作,與學生一起學習南音, 「這也是在探討學習這個概念,不是要求去學習南音,意義是學習不同文化的源頭,或者是泰國與日本老師的互動」。《無邊》邀請了南京的柯軍、香港的潘德恕、東京的松島誠及曼谷的Manop Meejamrat 來探討跨文化的學習經驗。《坐井》是《無邊》的延續,九名年輕崑劇演員透過不斷的提問,最後合力完成的一個作品: 「20年前做這個作品,參與者都很投入,過程很好玩,令我覺得劇場很重要。今天再做這場實驗,想到跟傳統戲曲演員在這個環境做的實驗會是怎樣?不同文化的藝術家放在一起又會怎樣?」
跨界別劇場反省為何創作
跨媒體和跨文化一直是榮念曾劇場創作的主題,好像把傳統戲曲引進當代劇場,便是他近年經常探討的主題。榮念曾說今天的劇場更重要,更需要反省劇場,創作人要想為何要做創作。
「我的關注是完結之後如何,不是演出結束後就完結,我認為劇場是我跟朋友一起探討劇場,然後是跟觀眾分享我們的經驗。」參與實驗,就是要先放下所有預設,這樣,你才會看到更多,發現更多的自己。
* * * * *
建築是藝術節2013
《拍案驚奇》
《驚奇二 無邊》︰11月22-24日
《驚奇三 坐井》︰11月29-30日
策劃、導演、設計︰榮念曾
香港文化中心劇場
門票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(www.urbtix.hk)
折扣優惠︰同時購買《拍案驚奇》任何兩齣節目門票,可享八折優惠;
節目查詢︰2566 9696
演出長約80分鐘,不設中場休息